2022年海上風電國家補貼將全面退出,后補貼時代對企業(yè)的研發(fā)創(chuàng)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作為和風機、基礎及塔筒并列的三大主要硬件設備之一的海底電纜,該設備占海上風電總成本構成的10%左右。這一部分的降本空間在哪里,有多大?
海纜的高技術含量,決定了其較高的成本造價。一組來自水規(guī)總院的數字顯示:35kV的海底電纜的價格在60-150萬元/千米之間,220kV海底電纜的價格為400-500萬元/千米。
而與陸上風電不同的是,海上風電項目需要先通過35kV海底電纜將分散在場址內的風機所發(fā)電量匯集至海上升壓站,再由海上升壓站用220kV海底電纜送至陸上集控中心。從這個過程來看,海上風電的送出成本要遠高于陸上風電,且項目離岸越遠,海底電纜投資成本占比越大。
可以說,海底電纜成本的下降取決于多方面因素——材質、技術、組網方式、離岸距離等等,但非常重要的一點在于施工量的上升所對應的單位成本下降。
行業(yè)普遍預測,“十四五”期間隨著我國海上風電的政策倒逼以及體量逐漸增大,我國海上風電單位千瓦造價將由當前的1.6萬元降低至1.3萬元左右,大概有20%左右的降本空間。
無獨有偶,中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趙生校指出,目前我國1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場群的送出系統(tǒng)度電成本在0.15元/千瓦時以上。如果裝機規(guī)模達到200~300萬千瓦以上,送出系統(tǒng)度電成本將下降至0.1元/千瓦時以下。
他還指出,在海纜方面以鋁芯替代銅芯,絕緣材料國產化的情況下,海纜的成本造價也將有12%-18%的下降空間。這意味著,在我國海上風電開啟規(guī)?;ㄔO的進程中,海上風電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成本才能在“量”的支撐下逐步下降到行業(yè)可以承受的程度。
另一方面,技術創(chuàng)新也是行業(yè)公認的降本路徑之一。
據華東院測算,“十四五”期間海上風電的電價水平要落實到0.5~0.55元/千瓦時之間,在集電線路和海纜價格領域,要通過優(yōu)化場內及220kV集電線路布置、采用66kV集電線路、絕緣材料國產化及鋁芯降低線路投資等方式來實現。而以上措施能降低項目整體單位千瓦造價400~500元。
未來隨著海上風電向深遠海發(fā)展,漂浮式動態(tài)纜、330kV海纜、高壓直流海纜等技術領域都將是創(chuàng)新的方向。
來源:電纜網